wnba直播/2006世界杯赛程结果表/马刺总冠军/中国队大名单 - 艾迪亚

搜索
 找回密碼
 注冊

掃碼登錄更安全

手機驗證碼登錄

手機動態碼快速登錄

手機號快速注冊登錄

章丘直聘
章丘相親
查看: 30418|回復: 1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“ 雅 與 俗 ”之我見——襲普宏、王崇水

[復制鏈接]
閱讀字號:
跳轉到指定樓層
1
發表于 2020-12-22 10:25 | 只看該作者 |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 ?/div>
“ 雅 與 俗 ”之我見
襲普宏、王崇水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    在人們長期形成的“意識形態”中,將諸多文化形制人為地割分為“雅與俗”已成其“時尚”。如交響樂、美聲、芭蕾、話劇這些“泊”來文化被視之為“雅品”;而民族聲樂,地方戲劇、戲曲,民間藝術這些本土文化則被視為“通俗”。特別是近年來出現的“原聲態”更是與雅無“緣”,被拒之“雅門”外。殊不知,無論是外來之“雅”還是本土之“雅”,統統“脫胎”于民間,“脫胎”于通俗,古今中外,無一例外。

    在中國,自倉頡造字起,特別自文化多樣性出現后,“雅與俗”如同涇渭,被冠以“定義”上的“顏色”。這種傳統的判斷標準影響了人類幾千年。引伸到文化諸多領域,使人們從而忽視了文化的“多元化”與“共進性”,忽視了文化在循序漸進中“俗能漸雅”、互相包容的內在演變規侓。縱觀一切文化現象,雖有些形制、體裁仍“困”在俗套之中,“究”其因,不過是在傳承與提純上,缺失了“升華”和“鏈接”的方式。僅此而已。


    在歷史上,特別在春秋與戰國相交之紀,中國文化呈現異常繁榮之“象”,思想的日趨多樣化,催生了“諸子百家”時代的繁榮。如“南人”推崇的“楚辭”,則源之于“巴”,傳入“荊楚”得以升華后,被稱之“雅賦”;“北人”推崇的“詩經”則大多源于民間及諸國之“風”,得以升華成其以“風雅頌”為內涵,“賦比興”為手法的“雅品”。以至后來出現的先秦文學、漢賦、建安文學、唐詩、宋辭、元明曲等所有精典都與民間有“葛”,源之于“通俗”。就連“四大名著”也出自“宋人平話”說書人之俗口,代代相傳而成驚世之作!難怪有人說“大俗方能大雅,”不無道理。


    在當今,京戲被視為“國粹”藝術。其行腔、叫板、念白、服飾、臉譜,手、眼、身、法、步及所扮“行當”、所習“流派”,自成體系,讓世人稱絕。然,“”其 之源,則是吸納了“湖廣音、徽二黃、漢西皮、秦梆腔”及借鑒了“昆曲”的表演形式加之揉入京腔、京韻后,才形成“大雅之品”。豈不知,這“四大古戲”也是源自民間的曲牌、皮黃調、雜藝等“俗元素”,經“提煉升華”后方可“自成一體、集之大成”。


    在“雅與俗”的認識與劃分上,猶如“大家閨秀”與“小家碧玉”,何“優”何“劣”很難析清。“陽春白雪”與“下里巴人”,孰“雅”孰“俗”,猶如“伯仲”。任何事物須具備“質變”條件方能“涅成風、化繭成蝶”,也就是說,并非所有“蟲蛹”都能“”為美麗之“蝶”。有些文化之“內涵”,俗中即孕“雅”,雅中亦含“俗”。取長補短,互相交融、包容,具備“基變”之“因”,方能“漸雅、變雅”。反之,即使“千錘百煉”也難成“雅”。有人斷言:當今“小品”上不了“百老匯”,“二人轉”難登“雅堂”,通俗歌手永遠進不了“金色大廳”。鄙乃“持異”。對于有些“內因”可“塑轉”的文藝形制,后人若不斷整飭、凝煉、升華,能否登“雅”也未必可知。


    在有的人看來,“泊來”之文藝都屬“雅文化”,答案是否定的。豈不知,“大俗”方可“大雅”。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積淀,造就了浩若繁星的“文人騷客”及精品力作。其“雅質、雅量、雅史”遠超西方,這是不爭的事實!余已為,俗乃雅之“源”,雅為俗之“凝”;俗能漸“雅”,亦能變“雅”。“雅俗共賞”不如標言之“雅俗共生”倒更為貼切。


2
發表于 2020-12-22 14:02 來自手機 | 只看該作者 ?/div>
樓主所言極是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注冊 手機動態碼快速登錄

本版積分規則

在線客服 服務時間:9:00-17:00

幫助中心|免責聲明|隱私政策|用戶協議|舉報投訴|Archiver|手機版|小黑屋|移動客戶端|電子執照|論壇微信|刪帖申請|章丘人論壇 ( 豫ICP備17038206號-2 )|網站地圖
|網站地圖

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我們一直在努力 zqr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