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nba直播/2006世界杯赛程结果表/马刺总冠军/中国队大名单 - 艾迪亚

搜索
 找回密碼
 注冊

掃碼登錄更安全

手機驗證碼登錄

手機動態碼快速登錄

手機號快速注冊登錄

章丘直聘
章丘相親
查看: 29122|回復: 12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貨郎

[復制鏈接]
閱讀字號:
跳轉到指定樓層
1
發表于 2016-7-3 09:51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 ?/div>
貨郎
前幾日,從明水大街突然冒出一位六十來歲的山農,用電動車帶了些面羅和原材料,炊帚、掃帚等在街道旁叫賣,他的身邊圍著幾位七十來歲的大媽問這問那,觸景生情,小時候那些街頭叫賣的人和事飄在眼前,歷歷在目。
我小時候,只要聽到大門外有了“叮咚—叮咚”撥浪鼓的響聲,就知道是賣貨郎來了。
賣貨郎就是走街串巷、販賣商品的小販,多數貨郎是挑擔賣貨,也有的是推個木把手推車。他們多半是中壯年男子,每當走進村口或大街小巷,放下貨擔,就手搖撥浪鼓,吆喝著“拿頭發來換針使啊!”,或者“破布頭爛套子,都來換我好哨子”,告訴胡同里的人們:我來賣貨了。
貨郎的到來,最讓孩子們雀躍,女人們高興。
貨郎擔最吸引小孩的是麥芽糖、薄荷糖。那時小孩想吃果糖也不容易,見貨郎擔來了,孩童或奔走相告,或往自家跑,拽著母親把家里逢年過節時宰殺后藏的雞毛什么的,拿出來找貨郎換糖。貨郎用小鐵片敲下薄薄的幾片,我們就在一旁嚷著:“太少了,太少了!”貨郎又會再敲下一二片:“多了,多了,不能再給了。”孩童們流著口水,汲著鼻涕,吃著糖塊塊。在那個缺少零食的年代,扯白糖絕不遜于現在的“肯德基”、“麥當勞”。
其實,胡同里的婦女們也是期盼貨郎的到來。每當聽到撥浪鼓的聲音,她們會圍攏上來,拿著舊塑料、雞毛、鴨毛、頭發、碎布邊兒之類的,從貨朗擔手中換回些針頭線腦、頭發夾子、衛生球,還有紐扣、紅頭繩、松緊帶什么的。貨郎擔的貨簍邊上有尺度刻痕,用來測量長度。有些老婆們總愛占點小便宜,剪松緊帶時總是喜歡多上幾寸,紐扣哪怕多要上一個也好。貨郎呢,一邊搖著頭,臉上又掛著一絲微笑,一副既難為情又滑稽的模樣,打發這些娘們個高興。
大概在上世紀的六十年代中后期吧,貨郎擔的商品顯得更加豐富些,不僅有婦女用的雪花膏、木梳、鏡子、新式發夾,還有日常生活所需的火柴、剪子,有小學生用的直尺、鉛筆、作業本、橡皮擦等學習用具。同時,貨郎也很注意時令節氣對貨物的需求,不同季節人們最需要什么就帶來什么。比如臨近過春節時,小年貨、小玩具、衣服飾品顯得更豐富些,有的還帶點適合小孩玩的摔爆仗、滴滴雞(最原始的手花)等。
賣貨郎一般是外村人,因為本地人礙于情面不在本村干這行。貨郎一路一村地游走,走到那個村子天黑了,就尋一個人家住下。在夏天,可以隨地找間空場屋子住下來,吃點自己隨身帶的干糧,到鄰家就近倒來開水,吃上一頓飯,睡上一夜覺;若在冬天,可以找家有空房的屋子吃飯睡覺,臨走留下一兩件貨物表示答謝。
他們走村串戶,有時也會遇上看家的狗,這些狗表面上都挺兇惡的,直朝貨郎撲來,這時他會急速地往地上一蹲,取下扁擔對付。惡狗看勢不對,也只是“汪汪”叫上兩聲,夾著尾巴,逃得遠遠的。
貨郎擔在中國是一個相當古老的行業,有證可考。《水滸傳》第七十四回“燕青智撲擎天柱,李逵壽張喬坐衙”有描寫:
眾人看燕青時,打扮得村村樸樸,將一身花繡把衲襖包得不見,扮做山東貨郎,腰里插著一把串鈴兒,挑一條高肩雜貨擔子,諸人看了都笑。宋江道:“你既然裝做貨郎擔兒,你且唱個山東《貨郎轉調歌》與我眾人聽。”燕青一手捻串鈴,一手打板,唱出《貨郎太平歌》,與山東人不差分毫來去,眾人又笑。酒至半酣,燕青辭了眾頭領下山,過了金沙灘,取路往泰安州來。
元王曄《桃花女》楔子曰:“我待繡幾朵花兒,可沒針使,急切里等不得貨郎擔兒來買。”
明劉若愚《酌中志·內臣職掌紀略》:“又御用監武英殿畫士,所畫錦盆堆則名花雜果,或貨郎擔則百物畢陳。”
七十六·金 貨郎擔:鼗鼓街頭搖丁東,無須竭力叫賣聲。莫道雙肩難負重,乾坤盡在一擔中。
《夢梁錄》中所記挑擔賣物者種類甚多:“并挑擔賣油,賣油苕、掃帚……瓜、茄、菜蔬等物。”屬生菜類;“又有鐃子、木梳……與各色麻線、鞋面、領子、腳帶、粉心、合粉、胭脂等物”屬小百貨類;“又有挑擔抬盤架,買賣江魚、石首……河蟹、河蝦、田雞等物。”屬水產品類;以及賣熟食、花草、糖果、玩具等,都有挑販,“并于小街后巷叫賣。”
《貨郎擔圖》在宋人繪畫中有數幅。《清明上河圖》中即有兩架貨郎擔子。
身為南宋宮廷畫家的李嵩,畫過許多表現下層社會生活的風俗畫,他把勞動人民的生活作為審美對象來描繪,這在中國古代美術發展史上有著重要意義。《貨郎圖》為絹本,設色,縱25.5cm,橫70.4cm。此圖是李嵩僅存于世的一幅描繪農村生活的風俗畫,早年秘藏于清廷內府,末代皇帝溥儀逃亡出宮時,隨身攜至東北,再后來輾轉流落于世,最后成為北京故宮收藏的國寶級文物。
在新中國成立以后計劃經濟的那些年代,貨郎擔一直未曾停止過。由于商品流通受到嚴格限制,日用品統一由供銷社供應。而供銷社供應網點少,連買盒火柴和煤油什么的,都得跑到公社或者大隊所在地去買,貨郎擔恰好起到了方便群眾的作用。貨郎走的大多是偏遠鄉村,他們把日用小百貨送上門,又把換來的東西帶到外面去賣了。貨擔總裝著東西,沒有空的時候。貨郎掙的是跑腿錢、血汗錢,收入微薄。
丁玲的《太陽照在桑干河上》有段描寫:“這邊樹底下也常歇下來一兩副貨郎擔,或是賣西瓜的。”
平凡的 《支農路上帶頭人》寫到:“頓時,貨擔邊像星期天的圩場一樣熱鬧。”
有歌謠唱道:“貨郎兒,賣花線,挑著擔子走街面。叮當搖動喚嬌娘,引出嬌娘門口見。嬌娘宜笑宜復嗔,價要便宜貨要新。僥幸貨郎有艷福,生涯常與美人親。”
在那個年代,走鄉串戶的除了貨郎擔,還有剃頭的、買羅修羅的、賣蝦醬的、賣姜的、閹豬的、算命卜卦的、補鍋的、鑄犁的、彈棉花的、織襪子的……。
不可否認的事實是,在那個年代,貨郎擔給廣大農村地區的人民群眾帶來的生活上的方便。然而,在商品經濟快速發達的今天,商場、超市里各種商品琳瑯滿目、應有盡有,交通運輸工具,網購、物流業非常便捷。即使在偏遠的山村小屯,也不乏有幾家固定商店買些日常生活用品,所以,貨郎擔很快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,最終像風一樣消失在農村的田野上。
貨郎擔,再見了!

點評

永遠抹不掉的兒時記憶,甜美。  發表于 2016-7-6 15:23
2
發表于 2016-7-3 11:50 來自手機 | 只看該作者 ?/div>
勾起了兒時的回憶,可惜再也回不到那個純真的年代了,且行且珍惜。
3
發表于 2016-7-3 13:34 來自手機 | 只看該作者 ?/div>
總感覺那個年代很美好。不像現在,節奏快得鞋掉了都不知道,人與人之間除了陌生,純粹就是金錢上的利益關系。
4
 樓主| 發表于 2016-7-4 10:16 | 只看該作者 ?/div>
章丘人論壇眾人 發表于 2016-7-3 11:50
勾起了兒時的回憶,可惜再也回不到那個純真的年代了,且行且珍惜。

共同感覺,時代變遷無法更改,還是珍惜吧。{:}
5
 樓主| 發表于 2016-7-4 10:18 | 只看該作者 ?/div>
朱春亮 發表于 2016-7-3 13:34
總感覺那個年代很美好。不像現在,節奏快得鞋掉了都不知道,人與人之間除了陌生,純粹就是金錢上的利益關系 ...

是的,勿忘歷史,著眼未來 。
6
發表于 2016-7-5 20:33 來自手機 | 只看該作者 ?/div>
真的蠻
7
 樓主| 發表于 2016-7-6 08:20 | 只看該作者 ?/div>

真不真,就看你多大歲數了。估計80后沒撈著見。
8
發表于 2016-7-8 03:03 來自手機 | 只看該作者 ?/div>
幫頂
9
 樓主| 發表于 2016-7-8 08:21 | 只看該作者 ?/div>

光幫頂嗎?還有啥節目,俺看看。
10
發表于 2016-7-8 10:14 | 只看該作者 ?/div>
好文!勾起兒時往事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注冊 手機動態碼快速登錄

本版積分規則

在線客服 服務時間:9:00-17:00

幫助中心|免責聲明|隱私政策|用戶協議|舉報投訴|Archiver|手機版|小黑屋|移動客戶端|電子執照|論壇微信|刪帖申請|章丘人論壇 ( 豫ICP備17038206號-2 )|網站地圖
|網站地圖

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我們一直在努力 zqr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